(來源:糖酒快訊 2017年9月16日)
方便食品作為中國食品工業中一個相對年輕的行業,歷經多輪淘汰和洗牌,已成為食品工業的重要板塊之一。2017年,是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形成產業規模后的第25年,也是這個行業在歷經5年連續下跌后,筑底回升的關鍵節點。至2016年底,以方便面、冷凍調理食品、米面制品等三個重要行業為主體,中國方便食品行業已擁有1802個規模以上企業,3915.1億元的產值,同比增長5.55%,低于全國食品工業增速近一個百分點。其中,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行業以1802.2億元的產值,同比下降1.1%;速凍食品行業以981.4億元的產值,同比增長13.44%;米面制品行業以1131.5億元的產值,同比增長12.2%;呈現出這個行業波浪型的發展態勢。進入2017年,行業呈整體回暖趨勢。
9月6日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特別指出,要推進傳統主食工業化、標準化生產。發展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等現代食品產業。作為食品行業中的一個新生行業,方便食品如何在創新與變革中謀發展,為業內關注所在。金秋的北京,風清氣爽。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方便食品大會”于9月15—16日在北京召開。會議以“創新與變革”為主題,共議方便食品的健康轉型和行業價值鏈的提升。近560位來自政府相關業務主管部門、企業和科技界的精英共聚北京,共同交流和探討行業關注的話題。此外,會上還集中展示了方便食品行業2017年的創新成果。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胡小松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教授,吉林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景圣教授等多位專家,以及康師傅、統一、今麥郎、三全、思念、通用磨坊、安井、克明面業、日清、金光、正大等方便食品領軍企業負責人悉數到場,并積極參與行業報告和大會交流。不僅體現了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方便食品領域強大的影響力,亦顯示出行業對依托科技創新,共同發展的期待與合力。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賈志忍在大會開幕式的致辭中表示,作為食品工業中的朝陽產業,我們對方便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待,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多年來堅持與不懈的努力,正成為行業前行不可或缺的力量。學會以科技對接行業需求,引領行業創新,為方便食品行業的發展與供給側改革的實施夯實了基礎,形成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方便食品行業走出低谷,消費升級促行業價值鏈提升
每年的方便食品大會上,最受業內關注的是由主辦方帶來的中國方便食品行業最新發展分析報告,今年也同樣如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在會上深入分析了2016-2017年中國方便食品產業發展的背景與特征。孟素荷指出,從2011年至2016年,方便食品規模企業總數增加80.3%,主營業務收入增長53.64%,但利潤收入僅增長30.28%,2016年的利潤仍處于2013年的水平。顯示出方便食品行業競爭的激烈度。她認為,食品消費成為拉動內需的主要推動力。而健康需求帶來消費升級,也推動方便食品品質和價值的雙重提升。盡管網絡餐飲對原有傳統方便食品市場形成沖擊,互聯網餐飲消費主體與原有方便食品消費人群高度重疊,但電商同樣給方便食品帶來了新的成長與競爭平臺。在線上線下雙引擎拉動下,2017年第二季度方便食品整體增幅創下新高。
中國的食品市場,正處于充滿活力與變數的震蕩中,而且是從理念、產品結構、人才結構、物流渠道、銷售方式“共振”的調整期。其變化之激烈,為10余年來所少有。多重因素使中國食品市場仍處于“兩頭大、中間小”的S型,但消費在升級,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加速了市場的細分,使不同層次的消費人群對產品的需求更具個性,同時,對品質的追求又前所未有地趨向一致?!吧鲜鲆蛩厣羁痰赜绊懼袊奖闶称樊a業發展的背景和節奏,也必然波及到中國方便食品產業的創新與變革?!泵纤睾扇缡欠治?。
方便面——有舍有得,向健康化、精品化提升
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主要方便面生產企業產量達362.4億包,與上年的362.5億包持平。銷售額511.69億元,較上年的490.91億元同比增長4%。從1999—2016年方便面行業成長圖上可以看出,2016年,全行業呈上揚趨勢,行業發展艱難而穩健。
孟素荷認為,方便面行業在有舍有得中,牽引行業加速轉型,有效實現了行業價值鏈的提升。領軍企業康師傅已逐步走出“陣痛期”,在持續聚集經典產品、鞏固優勢的同時,大膽創新,實現觸底反彈。2017年上半年方便面收入102.72億,凈利潤增長33.54%。在有戰略眼光的“舍與得”中,實現消費升級,形成了對行業的正向牽引。統一、今麥郎、白象、日清等業績整體穩定,方便面行業的“江山依舊”。
2016年方便食品行業食品安全水平提升,但環保壓力加大。同時,創新使方便食品行業價格回歸,整體價值提升。行業的共同行動,促全行業向精品化、高端化、健康化不斷成長。此外,多元化的產品,形成了風味與品牌的差異化區隔?!爱a品創新、消費升級、調整價格,三大因素拉升2016—2017年方便面行業止跌回暖,實現了產業鏈的價值提升?!泵纤睾烧J為,方便面企業在不同區位多元化產品的競爭,使競爭終于分出“賽道”,從價格戰回歸至價值競爭。孟素荷同時認為,中國方便面企業目前正進入重要的戰略調整期,無論是統一的“棄低而專高”,克明收購五谷道場,均顯示了行業面對市場變化的順勢而為。前期康師傅股價下跌,近期統一利潤下滑,都是企業戰略調整“陣痛期”必然經歷的過程,無需大驚小怪。
專家們一致認為,展望方便面未來5年,中國方便面的發展,其總量不再會有大的增長,但價值會有較大提升。隨著行業產品向精致化、多元化兩個方面的延展,中國方便面行業的發展已進入更高水平的競爭。
速凍食品——行業步入瓶頸期,“三國鼎立”之格局多年未變
速凍食品行業正進入發展的瓶頸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速凍食品486家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完成566.05萬噸的產量和981.4億元的產值,同比增長6.96%和15.2%。在自2014年始連續兩年下滑后,行業6.96%的產量增長,已艱難地扭轉了下滑的趨勢,而利潤總額61.08億元,15.7%的增長,使行業明顯回暖。
從市場來看,速凍食品市場“三國鼎立”的格局多年未變。從2016年速凍食品全品類市場占有率來看,三全、灣仔、思念三家企業占市場總銷售額的64.4%。從2014-2016年速凍食品全品類市場占有率分析來看,傳統米面食品多年未現大的、單品10億元以上的創新產品,整體上在現有的市場空間中穩步發展,但利潤率下跌。
孟素荷分析認為,速凍面米制品的行業結構已10余年未變,在總量未增的背景下,自我變革的力量明顯不足。2017年,正大、中鶴等外來者的進入,避開了水餃、湯圓類“煮食”的紅海,集中在包子、蒸餃、饅頭、花卷等“蒸食”上發力并有不俗表現。蒸食類主食產品較易與餐飲集團業務類需求對接,大眾消費者亦有需求。因此,外來者的進入有益于激活行業競爭。在創新與突圍中,目前傳統面米制品各企業對業務用市場的拓展都在分別推進且各有所長。而火鍋行業則相反,業務用渠道(B2B)為80%,家用火鍋料(B2C)為20%。目前速凍食品與餐飲行業的對接的主體為魚糜、肉制品及千葉豆腐等,均有不俗表現。冷凍食品2017年市場有小幅回升,行業利潤回暖。全行業對業務類市場的沖擊在火鍋料制品中形成突破,而速凍面米食品與連鎖快餐業的對接將會有所進展。本次大會為此專設的“產業融合與需求對接——冷凍食品業務用市場的定位與標準化”,即為方便食品與餐飲業的對接與交叉提供了平臺。
掛面行業——仍處產能擴張期,市場集中度的提升與行業的價值提升同步
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面制品分會的統計,2016年,掛面行業以600萬噸的產量及12%以上的增速,持續推進總量的上升,但產能擴張的節奏在24家主要企業中放緩。全行業以消化前期新增產能為主,又一批中小企業被淘汰,初步計算全國掛面企業總數已從2015年初的2000余家減少了55%以上,至850~900余家。
2017年,行業產能擴張的勢頭加速。其中,金沙河22條新線在9月初進入生產,已形成總計72條大線,日產3600噸的全球最大產能。在經歷2016年短暫平穩后,掛面市場2017年下半年的激烈競爭,將對中小企業形成又一波強力擠壓和淘汰,而大企業間的競爭也在加劇。
“市場集中度提升,行業尚不具備形成壟斷的條件?!泵纤睾煞治鲋赋?,掛面行業由于進入門坎低,產品自身的個性與特色不易區分,故難以形成不同品牌間產品的明顯區隔,因此,很難在短期內形成行業壟斷。與方便面康師傅一家占總量的36%不同,掛面前五名企業產量僅占總量的28%,前十名企業僅占37%,處于充分競爭期,行業的集中度仍待提升。
孟素荷分析2017年中國掛面的三個主攻目標為:一是提升規模效益,二是培育企業的品牌價值,三是加速對生鮮面市場的進入。她指出,中國市場的“大水養大魚”是行業快速成長的土壤,而將掛面向“中國面條”這一更具傳統與容量的領域延伸,將會形成更大的成長空間。
調味面制品(辣條)——“優生優育”是其健康成長的關鍵
作為目前銷售額已達500億元以上的新生行業,調味面制品(辣條)行業整體上仍以中小企業為主。孟素荷認為,其主要問題是:體量增大但支撐體系脆弱,行業存在“消費者認知”及“標準建設”兩大風險。目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正集結各方力量,幫助行業擬在2017年實現調味面制品國家標準的突破,以夯實行業發展的根基。
權威報告與論壇——提升產業鏈價值,彰顯行業活力
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希、統一企業群總經理楊壽正、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胡百精、中國烹飪協會團餐委員會副主席姚煒達、吉林農業大學副校長劉景圣、日清食品(中國)副社長蟬丸義秀、美團點評餐飲平臺總裁助理鐘永健等大會報告人的精彩演講,均讓人耳目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會充滿活力與張力的板塊來自三個多角度的行業與談和青年企業家峰會。一是在以“方便食品面對新模式、新業態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的行業領袖論談中,由孫寶國院士主持,來自日清食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代表安藤清隆、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群總經理楊壽正、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研發長(CTO)陳應讓、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希、通用磨坊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陳曦、思念食品-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秦鵬這些行業大佬們,同臺論道對行業進行深入剖析和未來發展的預判。二是以“理念與實踐”為主題的企業研發負責人對話,目標聚集企業的產品創新,務實而高效。三是以“責任、傳承與創新”為主題的青年企業家峰會,面向民營企業家二代群體,暢談責任、創新與傳承,并促成他們與青年科學家的對接。與會嘉賓的坦誠交流和經驗分享,表現出了行業極高的參與度與凝聚力。
找痛點共破解,聚焦行業關注話題
大會期間,針對業內焦點和熱點,分設方便食品中的油脂安全與營養健康評價、制面工藝創新與面制品裝備發展、產業融合與需求對接—冷凍食品業務用市場的定位與標準化及專注創新、聚焦環保等4大專題,邀請行業專家與企業代表共同討論熱點問題,為方便食品行業面向健康時代的轉型,提供思路與出路。
其中,“專注創新、聚集環?!钡膶n}尤為引人矚目。作為方便食品行業的四大板塊之一,咸味香精調味料行業發展至今,已形成基本穩定的行業陣容和格局。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香精香料行業在經歷過2015年行業市場規模的收縮后,已經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時期。2016年中國香精香料行業實現銷售收入共658.68億元,同比增長6.67%。行業逐漸向“細分專業、凸顯特色、深耕不同領域”的不同路徑發展,向“天然、味料同源、東方特征”的目標推進,市場資源正向優勢企業傾斜。然而,咸味香精調味料行業在不斷發展中也面臨著“制約瓶頸”。
創新方便食品評選活動人氣旺,降油減鹽等多路徑直奔健康主題
方便食品行業年度創新產品,是每年方便食品大會上最引人關注的活動之一。從今年參評的產品可以看出,方便食品行業正在加速健康轉型。降油、調料包的天然配料及減鹽、面體創新、增多食用方式等四條路徑直奔健康主題。
從2017年報送的創新產品中可以看出,60%以上的方便面為非油炸面,降油趨向鮮明;調味包以頭香為主的“工業味”大幅降低,增加了對天然配料及大塊脫水蔬菜的應用;各企業已開始了減鹽行動;面條的形態體現了中華面食文化的傳承,蕎麥面、土豆面、刀削面、二細、韭菜面、米粉等,各種具健康內涵的雜糧掛面及多種形態面條的工業化創新,豐富了方便食品的品種?;蚴遣煌L味、異域風情的產品,或是回歸家庭廚房。在體現方便的同時,更多加入了安全、健康、趣味的親情和時尚內涵。